△公安縣崇湖流域景色怡人
丨
崇湖——公安縣第一大湖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棲息地,是湖北省5個小流域系統性治理示范地之一。然而90年代末,經濟利益導向和掠奪性養殖導致崇湖不堪重負,幾年光景,崇湖生態環境逐漸惡化。
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公安縣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推動崇湖實現10年美麗蛻變,交出流域治理完美答卷。
△白鷺翻飛的崇湖晚秋
△青頭潛鴨
公安縣始終圍繞“清水入湖”總體目標,積極探索“田—渠—房”三生空間治理模式,在優化產業、改善環境、強化治理的基礎上,減少生產生活污染、提升流域自凈能力,努力為江漢平原湖泊型小流域治理提供可借鑒的新模式。
2023年,16個出入崇湖水質監測點位有11個達到Ⅳ類以上,同比2022年,6個監測點水質由Ⅴ類、劣V類上升為Ⅳ類以上,崇湖湖心水質由Ⅴ類穩定提升至Ⅳ類。
近期,崇湖小流域增設監測點位,采用中核儀表戶外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因子包括CODcr、總磷、總氮及常規五參數,助力崇湖小流域水質提升。
中核儀表戶外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系中核儀表·水務自主研發設計,包含采配水系統、多參數水質在線分析系統、數據采集與傳輸系統等。該設備占地面積小(<1.2㎡),集成度高,監測指標可擴展。
崇湖環境改善后,當地開始探索“生態+”發展模式。“我們建設了36公里長的崇湖旅游公路,發展休閑垂釣、自然科普等業態,建成生態采摘園、小龍蝦產業觀光園、田園森居景點等游玩項目。”公安縣崇湖治理項目相關人員介紹,崇湖國家濕地公園已正式開放,吸引了不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