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拉姆薩爾簽署了《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現已有172個國家加入《濕地公約》。為了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1.濕地恢復 迫在眉睫
世界濕地日旨在提高公眾對濕地為人類和地球所做貢獻的認識,促進采取行動,以保護、明智地利用和恢復濕地。
2023年2月2日,即今天我們迎來了第27個世界濕地日,本次濕地日主題為“濕地恢復”(Wetland Restoration) 。
這一主題強調了優先恢復濕地的迫切需要,并呼吁全體社會有志之士采取行動,恢復和復原退化的濕地。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為維護生態安全、糧食安全、淡水安全等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和“儲碳庫”。
濕地為人類提供重要的服務,從過濾我們的水源和提供水,到保護我們免受風暴和洪水的影響,維持生物多樣性和儲存碳。然而,在過去的50年里,世界上超過35%的濕地已經消失了,我們必須扭轉這種損失和退化的趨勢。
2.濕地恢復監測與管理
濕地生態系統是一個不斷與周邊環境發生響應,并隨時發生演變和變化的生態系統。濕地修復措施完成后,僅僅是一個成功的濕地修復項目的開始,之后還需要對修復濕地進行長期管理,以便使其發揮預期的生態功能,并使人為影響達到最小化。
長期管理通常需要維護現有的各種設施和設備,如水利設施、監測設施等,對生物群落和植被類型的長期管理,解決入侵物種或沉積物過量的問題,解決一些非預期的事件。
在監測設施方面,中核儀表旗下高端水務品牌“圣湖”水務儀表,持續專注于水質監測,為污水處理、地表水、自來水提供專業的檢測儀器和過程控制儀表。我們堅信,“健康的水環境,才能成就健康的濕地生態”。
在濕地保護和管理的各種方法策略中,特別在評價管理行為的成功性方面,監測都起著重要作用。在濕地修復規劃制定以后,修復的監測方案便應同時完成,包括監測方法、監測指標、實施路線、采樣頻率和強度等,通常情況下,濕地修復前和修復后的監測都是必要的。
此外,濕地修復不但包括生態要素的修復,也包含生態系統的修復。生態要素包括土壤、水體、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態系統則包括不同層次、不同尺度規模、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因此,需要對濕地修復進行綜合性評價,通過各項監測數據反饋,以確定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被損害的濕地是否修復到或接近于它退化前的自然狀態。
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將使濕地面積進一步擴大,濕地水質得到根本改善;健康穩定的濕地生態系統將讓濕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為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提高民生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中環協會員企業,我們中核儀表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還要不斷地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讓公眾真正地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營造綠色家園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每個有責任心的公民都應該時刻把環保放在心上,并身體力行地爭做環保使者。
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中核儀表圣湖在行動!